湖北之窗  欢迎您! 设为首页

湖北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黄石市,

教育全连接,智慧新校园,华为助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去

华为助力武钢大数据产业,为央企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Core

在我国,那是一个遍地都是吃货的

蒸馒头时,可以不用酵母粉!用它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2020-03-31 06:55:14 来源: 阅读:

话题缘由

我的《华为与小米的内部创新态度差异》原本只想比较研究两家企业具有典型差异的内部创新和生态创新思路和效果,有不少米粉留言认为小米的创新能力更强、小米引领华为创新,所以特地搜索、整理网络资料,比较两家我认为都是优秀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品、路线和动机,话题只是希望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探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理性交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美国对基础研发的投入占其研发总投入的18%,中国只有5%。“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产品比较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华为手机官网www.huawei.com显示,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我们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目前华为有19.4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我们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华为产品系列信息在华为商城没有太多文字信息,可见截图,百度知道有网友回答如下信息: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宽带、IP、光网络、网络能源、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方便人们的沟通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总体来说,华为产品分三大系列:(1)云,主要为软件产品,(2)管,主要为网络连接产品,(3)端,即终端产品,手机、电脑等都为终端产品。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小米官网http://www.mi.com/显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10年4月。小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小米产品主要包括:(1)手机、手机卡,(2)电视、盒子,(3)路由器、蓝牙手柄、平衡车、空气净化器、体重秤、血压计、水质检测笔等智能硬件、动电源、插线板、小米音响、服装、箱包等周边产品。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技术路径

任正非,华为无可替代的精神领袖,他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带领华为从一个仅有两万元注册资本的企业,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大公司。美国《时代周刊》评价说:“华为正重复当年爱立信、思科等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并且成为这些电信巨头‘最危险’的对手。”英国《经常学人》的评价则是:“他(华为)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任正非感谢生活给自己的馈赠。他认为:“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做事业,做有高度的事业”。每天工作长达15~20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苦恼的迹象,风花雪月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跟他们全然无关。在他们强毅的精神世界里面,存在着尊严,在傲立着的尊严之中,存在着意志力;在意志力中存在着对最辉煌理想的内在渴求,在渴求之中,存在着欲望的爆发力。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1998年3月,在任正非的强力推动下,华为推出了《华为基本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企业中最完备、最规范的一部企业基本法。这些规章制度保证了华为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华为的系统可归纳为“雄鹰模型”:以思维体系为首,用理性的战略组装头脑;“温暖于心”的企业文化,以客户为核心,以奋斗者为本;理性的战略和感性的文化最终集中在管理平台,客观考核绩效;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加上组织变革与能力构建共同构成两翼;鹰爪部分对应着研发和市场这两大关键能力。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华为的技术创新路径可以追溯创立之初,华为面对跨国公司群的竞争,将活下来作为企业核心目标。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产品服务、产品质量、产品体系、管理平台、研发、市场、技术,品牌,从低端到高端,一步一步艰难前行。华为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聚焦主行道”,即通过聚焦、压强原则、力出一孔,在通信设备行业艰辛打拼。尽管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其它发财的机会,但华为始终管理欲望,聚集所有力量实现战略重点的突破。鉴于当前华为拥有的专利技术在全球排名第一,华为不仅重视追求专利数量,更是重点开发“杀手级专利”和领先专利,甚至与国际具有合作开发标准及专利,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技术防火墙。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在研发上,华为通过长期钻研——“板凳一坐十年冷”。在战略技术开发上,通过“窄幅高频”方法,重视技术和专业的深度。华为意识到,人性的特点是喜欢身处“舒适区”,在投机机会到来时蜂拥而上,导致行业优势难以长久。而企业要想有所为,必须不断逃离舒适区,进入“无人区”,去做那些人们不愿意做、难做、甚至是短期没有收益的事情。华为通过“压强原则”急用先行,重点突破;用“赛马原则”确保多团队试错时总有成功者。特别是早期的技术突破通过重点强攻,攻入之后向纵深发展来构建能力,通过耗散结构形成能力体系,在研发技术深度、产品质量硬度、管理体系强度和市场细分广度上逐渐接近领先企业。纵观华为的发展历程,从追赶到领先,到今天面临新的挑战,一路走来,时代的机遇,产业的发展,这些宏观层面的背景难以复制;但华为在微观层面体现出的对科技创新、科学管理的重视可以为鉴。(本段资料来自时代光华课程成果)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2019华为亚太创新日上,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以《创新领航,推动世界进步》的主旨演讲指出,创新2.0以“愿景假设+技术突破”为方法论、核心是基于愿景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思想理念是“开放式创新、包容式发展”,华为将采取“支持大学研究、自建实验室、多路径技术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2.0。华为战略研究院统筹创新2.0的落地,负责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的研究,通过每年3亿美元投入大学来支持学术界开展基础科学、基础技术等的创新研究。目前,正围绕信息的全流程研究和发掘未来的技术,投资的领域包括光计算、DNA存储、原子制造等。

在“看得见”的产品背后,是冰山之下“看不见”的技术在支撑。华为设有60多个基础技术实验室,聘请了700多位数学博士、200多位物理和化学博士。数学算法的突破决定了SingleRAN的诞生;早在1991年,华为就设计了第一片ASIC芯片并成立了芯片设计室;在材料科学上华为有着近30年的积淀,材料的抗腐蚀研究让华为产品适应各种环境,石墨烯的研究让电池散热效率大幅提升;无风扇的散热设计,让基站的体积降低30%……也就是说,华为已经进入到渐进式创新与激进式创新并举的阶段,要想领先,具有突破能力变得更为重要。任正非说,”虽然我们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但是一定要大胆的拥抱未来。只要方向大致正确,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作为一个企业,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灵魂,小米手机最成功的一句宣传标语就是“为发烧而生”,即便是现在,小米新机的包装上依旧留有这一句话!“为发烧而生”这句话成就了小米,发烧这个词深刻地体现出了小米手机的性能高、价格低的特点;发烧又带有手机极客的色彩,开放的手机系统,为光大的手机发烧友提供了方便,让他们体验刷机过程的快感,手机是你的,想怎么样随你,满足了手机发烧友的需要!

极致的“酷”与性价比是两个维度的词汇,他们无法相融,一旦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感知超越“发烧”的感知,所以也有消费者反应,小米手机便宜货、性价比手机,和发烧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可能就是雷军内心的矛盾,明明是要打造极致科技感的发烧产品,现在做成了为销量而生的便宜货,真正拥有发烧精神的群体非常稀少、如此小众,他们期望用最“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极客精神。所以雷军一边宣称自己的产品为发烧而生,另一边又向消费者灌输小米手机性价比之王、价格感人,无形之中,小米手机就被与便宜货划等号。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小米模式”一度成了“互联网思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小米之前,手机行业还是传统制造业,而小米则让一个传统的行业接入互联网。此后不但手机行业,煎饼、牛腩、情趣用品都在说自己是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但小米公司还是唯一成功的“互联网思维”公司。

2011年的时候智能手机市场刚刚兴起,当时智能手机的售价和利润存在很大的空间。小米以1999的价格杀入当时价格普遍在3000-4000之间的旗舰机市场。就是冲着去抢占市场份额去的。用户用小米手机接入了移动互联网,自然会用到MIUI中的一些服务。小米手机可以保持微利即可,小米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再通过服务去赚钱。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讲,小米手机的终端设备数量和每位小米用户每天用在手机上的时间这两个数字比小米卖一台手机能赚多少钱更能吸引投资人目光。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小米在发展之初就走上了互联网模式,而并没有去走传统手机企业“卖一部手机赚一部钱”的模式。当然走互联网模式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创业的初期的基本都处于亏损阶段,尤其是像手机这样需要组建全渠道的产业:研发,采购,销售,售后,每一项都需要非常巨大的投入。一般的初创公司在初期很容易出现输血不足的情况。但小米凭借雷军在互联网和投资界多年的人脉,在资金链方面一直是比较良性的,并没有在任何渠道中听说过小米资金链紧张的消息。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小米生态链是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即用寻找竹笋的方式做投资,给生态链公司输出产品方法论、背书品牌和供应链、提供渠道,营销和投融资支持等养分,大幅提高孵化成功率,让其快速成为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形成一片共生、互生、再生的竹林生态体系。

生态链也是小米互联网思维地延伸,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提升效率”,小米生态链的“精品大量”产品逻辑代替机海战术,用“投资+孵化”的逻辑投资了89家生态链公司代替用89个部门去生产产品,都是互联网思维的集中体现。2013年开始,小米开始推出自己的生态圈产品——小米电视。之后小米有陆续推出电视盒子,路由器,到后来的平衡车,手环,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到目前为止,小米生态链企业已经达到了89家,如此丰富的生态链产品线。

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小米有品电商总经理高自光表示,小米是以手机起家的一家公司,但绝不是一家只为卖手机而存在的公司。小米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向用户延伸,通过布局生态链,获取与用户连接的可能。如果说小米是一架航母,那生态链就是围绕在航母周围的舰队,互为放大器形成稳定的作战集群共同参与商业竞争。

华为和小米: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差异

2019年小米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雷军强调,技术创新最核心的是人才,小米今后既要加大力度招募博士学位的高尖端技术人才,又要加强从高校招募更多的年轻技术人才,在集团技术委员会的推动下,公司要形成一套完善独立的技术人才晋升和级别评定体系,要让技术人才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专心做研发,一样有成就感和获得优厚回报。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架构将有利于小米以技术创新为主轴,串连起公司的各个事业版块,在技术战略、技术人才、技术组织、技术合作、技术文化等方面,为小米的“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技术支持。


推荐阅读:洗袜子机